Toggle navigation
澎湖縣湖西國中
:::
細說湖中
本校簡介
歷任校長
地理位置
學校特色
雙語教學 Bilingual Education
1. 計畫經費 Project
2. 課程內容 Curriculum
3. 表單下載 Form
4. 活動相片 Photograph
湖中團隊
校長室
教導處
總務處
輔導室
人事室
會計室
家長會
課程計畫
111課程計畫
110課程計畫
109課程計畫
教育專區
學務系統
寒假作業專區
交通安全專區
防疫宣導專區
健康促進專區
澎湖區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網站
110 環境教育成果
111 環境教育成果
湖中舊站與成果紀錄
線上書籍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湖中團隊」目錄
MarkDown
校長室
教導處
總務處
輔導室
人事室
會計室
家長會
教導處
湖中團隊 ====  ### 校長 葉天賞 - - - - - - ### **
學經歷
**
一、學歷
澎湖縣七美鄉雙湖國小、七美國中、馬公高中畢業
國立高師院國文系畢業
國立台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 40
學分結業
國立政大教育行政研究所 40
學分班結業
國立高師大學校行政碩士
國立高師大學教育博士
二、經歷
(
一)
學校工作方面:
澎湖縣立七美國中導師 1
年、組長 2 年、主任 10 年
澎湖縣立七美國中校長 7
年
澎湖縣立湖西國中校長 6
年
澎湖縣立馬公國中校長 8
年
(
二)
教育與社會服務經歷:
教育部精進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計劃諮詢委員 4
年
澎湖縣教育會理事長 6
年 童軍會總幹事 5 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澎湖校友會理事及常務理事 7
年
教育部「校長課程領導人 A+
」培訓通過
澎湖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
三、現職
澎湖縣立湖西國中校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友總會常務監事、澎湖校友會理事長
台灣省教育會理事
澎湖縣團務委員會指導委員
- - - - - - ### **
辦學理念
**
教育是我的最愛,當我看到學生能適性發展,內心充滿喜悅與光彩。前教育部長林清江博士說:「教育可以讓學生或家庭向上流動」,從事教育是在分享學生成就的喜悅與促發人生價值的過程。
##### **
一、辦學理念與教育目標
**
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計,身處現今是二十一世紀的「E
化」時代。人才是一個組織最為重要的資產,而學校是培育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最重要的場所。身為學校的領導者,其辦學理念與努力方向,必需結合課綱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以「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以培養學生「適應現在生活與因應未來挑戰的能力」的核心素養及學校「具備適應變遷的核心競爭力」為自我期許的教育使命。
所謂:「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足見身為學校之校長,是學校的掌舵擘劃者;亦是學校的服務者;更是學校資源的創造者。因此,校長的經營及辦學方針,應具備教育改革或教育發展創新之特性,尤其更須具備教育典範及哲學理念。
##### **
兼顧「哲理與實務」,做為學校經營之理念:
**
秉持教育哲學理念:西方教育學者杜威說:「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康德說:「無哲學的教育是盲;無教育的哲學是空」。足見哲學是實務的引導,而實務亦是印證理論的重要方法。因此,身為校長應以建立一所—
具有教育實務與哲學理論的多元、創新、突破及有效能的學校。
秉持哲理落實教育實務:以「學生為本位」,落實全人教育、營造溫馨校園、提昇教師專業。
##### **
以「全人教育」及「終身學習」,實現辦學目標
**
以培養具「終身學習」及「核心競爭力」的學生。推動全人教育,使學生快樂學習,並健康成長。使學生高興快樂的學習,充分並完整地發展潛能,達到全人教育目標。
學習傾聽關照老師,提昇教師專業,協助教師專業成長。
鼓勵家長參與校務,並與社區建立合作的良好夥伴之關係。讓家長及社區人士多參與校務,鼓勵其勇於建言及奉獻心力,進而與社區營造優質之關係,多方爭取及運用社會資源,共創美好之學校願景。
適時激勵同仁不斷地評鑑、考核及研發,使教育績效更臻於至善。
妥善營造和諧溫馨校園,塑造學習型之學校。重視學生之學業成就,使每一位學生具備「帶的走的核心能力」。
培養學生建立其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四大基本學習能力:相信每個學生皆可教,尊重其個別差異,培養學生擁有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四大基本學習能力:
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
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 ##### **
二、辦學理念與教育目標之實施期程:108
年8月至112年7月**
短程:
108
年~110
年:營造優質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中程:
110
年~112
年:強化教師專業能力,以利學生適性發展。落實五育均衡發展,培育未來優質公民。 - - - - - - ### **
未來校務發展理想
** ##### **
一、校務發展目標
**
(
一)
短程目標:
108
年 8
月~110 年 7 月:運用「共享領導」行政支持,教學專業,以營造「多元適性」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且提升學生學習品質。
策略 1
:運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促進與支持教師專業成長。
策略 2
:運用「規劃適性課程」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以試探其生涯與性向。
策略 3
:運用「共享領導」推動行政支持與資源共享,跨域合作與教學專業,分工合作共好分享,以引導建構優質學習氛圍
(
二)
中程:
110
年 8
月~112 年 7 月:持續運用「跨域合作,資源共享」的理 念,協助教師專業社群精進教師專業知能,以利學生適性揚才及多元展能,培育未來優質公民。
策略 1.
持續運用跨域(科)或跨校教師專業社群,精進教師專業知能。
策略 2.
持續以「素養導向教學與多元評量」引導學生適性揚才及多元展能。 策略 3.持續推展「國際教育」,運用融入課程,提升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學校國際化與國際交流,培養學生「國際理解與全球意識」。
(
三)
長程
(108-112
學年度):以學生為主體,打造「科技化、數位化、國際化」之智慧學習型學校,融入美感素養與自主學習,建構永續校園藍圖與終身學習體系。
策略 1.
運用「科技化」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結合科技素養,建構科技化、生活化、數位化、國際化之智慧學習型優質學校。
策略 2.
整合科技與數位建構「行政與教學服務學生學習」終身學習體系。
策略 3.
持續規劃「永續校園藍圖」,運用美感素養規劃讓校園公園化、藝術化、節能減碳,落實學校永續發展藍圖。 ##### **
二、具體辦學策略:
** ##### **
(
一)
「共享領導」以合作支持、專業服務的行政運作**
1.透過 SWOTS
分析,分析現況,以規劃具有前瞻性的校務發展計畫來「型塑亮點」,並「滾動式」持續檢討與修訂。
2.以 PDCA(
計畫、執行、考核、行動)循環步驟追求行政效能,要求制度化、進度控管、依法行政。
3.「以智慧建立制度」,運用「集思廣義,經驗分享」形成制度,以提升行政效率。檢視校內行政組織與任務編組的適切性,各處室分層負責項目與權責明確,相互合作支援,發揮團隊效能。
4.「預防危機,適時處理」,訂定校園安全計畫措施及各項危機處理緊急應變機制,以加強校園危機預防範與處理能力。
5.運用「溝通協調」:行政決策民主化,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推展校務,徵詢接納師生意見,尊重成員的不同看法,在和諧民主的會議程序中,「分享領導」,充分討論,形成共識,擴大參與決策的機制。
6.運用「走動式服務模式」傾聽師生聲音,進行多元有效的溝通,以凝聚共識。
7.透過相關會議,宣導學校辦學目標及重要資訊,並集思廣益以促進學校行政與教學團隊之充分溝通,分享決策,型塑專業共識。
8.善用「適才適所」並培養學校行政團隊,辦理行政精進研習,打造具行動力之團隊。
##### **
(
二)
「雁行共好」以典範、專業為指標的教師教學與專業成長**
1.重視師道尊嚴,和諧師生互動,擴大辦理教師節敬師活動,表揚優良教師,結合品德教育辦理敬師卡、畢業謝師卡、歲末祈福卡、辦理師生體育球類友誼賽。
2.尊重教學專業,對教師的專業自主予以保障,讓教師在教學的舞台上能有尊嚴、受尊重。
3.推動專業成長,推展創新教學,鼓勵教師研習進修,引進新的教學觀念、策略、工具來進行教學,並獎勵研究發表風氣。
4.落實「差異教學」,強化教師差異化教學能力,依據學生個別差異及需求設計 IEP
,彈性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多元評量方式。
5.落實有效教學,依教師專長安排授課,考量教師教學負擔,設立各科補救教學人力資源系統,促進學生學習成效。
6.鼓勵教育研究,與大學院校合作,鼓勵教師參與與教學相關之行動研究,及參與教育部專案研究。
7.建構「學習型組織」,辦理教師專業輔導知能,提昇教師班級經營效能、學生輔導、親職教育研究活動等。鼓勵教師成立讀書會,協助購書,建立自我學習導向。設立「資深輔導教師」帶領新進教師。
8.持續永續規劃「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運用「公開授課」、「共備」、「觀課」、「議課」,經驗分享、專業支持與成長。
9.鼓勵教師成立跨科社群,建立跨領域團隊互動學習,培養教師創造力,研討產出跨領域特色課程之教學策略、教材設計、多元評量。
10.逐步建置或運用相關教學平台:建置雲端教學檔案資料庫(E-Profolio
)、雲端課程學習平台(E-Course)、教學資源的網路平台(E-Resource)、數位化評量平台(E-Test)。
11.編列學分專用補助經費,鼓勵教師進修相關領域碩(
博)士或第二專長學位。 ##### **
(
三)
「素養導向」以適性、多元為導向的學生學習**
1.
發展適性學習,實施相關性向測驗,辦理職場達人講座與職場體驗,協助學生自我探索。 2.
增進多元學習,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校內外競賽,增長視野並增加學習機會,強化對自我的肯定。 3.建全「拔尖與扶弱」課程,讓不同程度學生都有進步的動力。 4.結合生活科技課程,提供學生進行實作,讓學習呈現多元活力與創意,且能有效學習。 5.學會自主學習,鼓勵教師運用分組學習讓學生參與討論與發表,運用社團經營、大型活動讓學生參與規劃執行,例如:社團成果發表、班級博物館學習一日遊等,培養學生規劃自主學習能力。 6.運用「社會參與」學會溝通互動,鼓勵學生的正向行為,例如公開表揚及獎勵幫助同學生活或學習的學生。 ##### **
(
四)
以適性揚材「資源共享、特色共好」為核心的優質課程**
1.創新課程設計,各學科教學研究會或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T(PLC)
,研發課程補充教材,蒐集教學媒材融入教學,發展創意教材內容及學校本位特色課程。
2.透過校內「領域(
科)教學研究會」設計及「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特色課程,確立學校願景、教師圖像、學生圖像、課程地圖等重要教育工程,達成未來「一生一課表」多元適性選修目標。
3.營造「學校國際化」,師資多元化:並運用「策略聯盟」與大學院校、高中職校、國中小資源共享使用相關設備器材;情境生活化:建構使用外語聽、讀、表達功能的壓力。
4.適時「融入課程」陶冶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能力,結合辦理國際教育相關活動,推展國際文化交流,營造全球化生活能力。
##### **
(
五)
「學習型組織」以融合人性、科技營造學習環境**
1.統整與強化專科教室,盤點校內空間,分配各學科領域專科教室,建置適組學習的空間,以儲備推動特色課程所需能量。
2.補強普通教室投影設備,完備教室多媒體教學功能,以因應教學需求。
3.校園美化,形塑師生能感受優雅溫馨的學習環境,持續充實雙語情境等,強化境教功能。
4.持續建置與維修太陽能供電系統,推動綠能教育。
5.建構數位化科技校園,使同仁能善用數位設備,增進教學或行政措施。持續鼓勵教師建置教學網頁、經營班級網路學習。
6.持續發展「國際教育」,深化國際學伴、國際交流或締結國際姊妹學校,推動學生國際遊學,交換學生,以培養全球素養的合作競爭力。
- - - - - -   
:::
好站連結
升學資訊
澎湖區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
防疫
防疫不停學陪伴孩子在家安心學,均一 x 學習吧 ft.PaGamO,從教學到測驗,師生最可靠的智慧助教
均一教育平台
湖西國中校外入校協助教學相關表件
湖西國中校外入校協助教學要點
湖西國中校外人士協助教學或活動入校須知
[
more...
]
空氣品質AQI